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Diver 于 2012-9-20 16:54 编辑

大家分析一下看看,倭寇这一次会不会跟天朝打架?米国会不会帮着打架斗殴?

天朝海军已经有38年(从1974年起)没有打过仗了。以前那些铁血男子汉是不是还健在?
从倭寇的侵略扩张凶残本性难移来看,还是很有可能的。

倭寇不是光光欺软怕硬的街边小混混,否则就不会敢于挑战大块头唐朝、清朝、俄国、米国了。

他们只有经过直接较量后被打残了才会服软,就象以前服唐朝、明朝,后来服苏联、米国那样。
不畏浮云遮望眼!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母亲是回民,河南人。她说,你们对日本鬼子的认识,都比不上我的刻骨铭心的仇恨和切身感受,因为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她的母亲有六个亲人在同一天之内被日本鬼子杀害了,一下子成了孤儿!
不畏浮云遮望眼!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母亲是回民,河南人。她说,你们对日本鬼子的认识,都比不上我的刻骨铭心的仇恨和切身 ...
Diver 发表于 2012-9-20 16:30


是的,忘记过去,就是背叛。

对敌人仁慈,是对自己的同胞残忍。
是的,忘记过去,就是背叛。

对敌人仁慈,是对自己的同胞残忍。
CoolMax 发表于 2012-9-20 17:09



    我估计日本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滴:

1。钓鱼岛离日本远,打起来不会波及日本。
2。反正是抢来的领土,打赢了就大赚了;打输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3。如果真打起来,也不会一下子就解决问题的。可以打打停停,拖下去。
4。即使一下子打不过天朝,也可以借口乘机扩军,甚至发展核武器。
5。不直接对抗,怎么知道就一定打不过天朝海军?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的时候,中国也是比日本块头大,当初日本许多人担心打不过,可是关东军顶住反对派压力,坚持入侵中国,结果把中国军队吓跑了。
6。现在还吃不准天朝领导层会不会继续韬光养晦,是不是真有胆量开战。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日媒记者:日本国防部已开始制定日中战争计划(图)文章来源: 新华网 于 2012-09-20 08:05: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无视中国多次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后,日本政府9月10日悍然对中国领土钓鱼岛进行所谓的“购岛”“国有化”,致使中日关系恶化。日本媒体和民众是如何报道和看待这一问题?英国《金融时报》20日发表了对刚从日本回到中国的日本经济新闻社驻华记者森安健的采访文章。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金融时报》:你去了的现场吗? 森安健:我周一去了日本驻华大使馆,看见很多人聚集在那里,向大使馆扔玻璃瓶子、鸡蛋和垃圾。这是一个新建的大使馆,日本政府曾经等了6个月,到去年10月才得到中国方面的许可,将大使馆投入使用。它几乎还是崭新的,但已经成为仇恨的象征。周二的时候,大使馆清点后,发现有6块玻璃被砸坏了。这很让人难过。 《金融时报》:你与中国抗议者交谈过吗? 森安健:抗议者没有,但我与很多旁观者交谈了,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很多年轻人认为,虽然使用暴力不那么可取,但因为日本“态度不好”,所以中国需要采取更强硬的手段,让日本人“清醒”一些。还有更理性一些的人说,参加抗议的只是5%的人群,95%的人还是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所以事态不像新闻中所展现的那样激烈。但媒体的不好之处在于,我们总是倾向于报道更极端的现象。 《金融时报》:你上周末正好在日本,能否谈谈日本民众和媒体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抗议活动的? 森安健:我认为中日两国之前存在巨大的误解。一些中国人认为,抗议会威慑到日本人,吓退他们。但我上周末在日本,和那里的亲朋好友交谈,他们的态度让我很惊讶,因为他们的想法与中国人完全不同。很多日本人其实希望中国变得更暴力、更丧失理性,因为这样全世界就能看到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抗议者砸碎越多的玻璃、放越多的火,只会在世界面前越多地伤害中国的形象。这是日本人的想法,与中国的抗议人群的想法非常不同。 在日本,人们不明白中国人为何会如此愤怒。日本人几乎都认为,这一轮中日关系的紧张情绪,是因中国人而起,起因就是2010年中国渔船船长前往钓鱼岛事件。而在中国,所有人都认为事情的起因是日本对钓鱼岛的国有化。在中国的外交圈,官员们也有自己的说法。对于中国渔民前往钓鱼岛,日本的传统做法是,先拘捕,然后立即释放。但2010年时,日本政府刚换届,新任政府没有按照传统做法,而是起诉了船长,给他定了罪,两周之后才释放他。所以中方将这个事件视作日本改变现状的做法。所以,对于究竟是谁导致了最新的事态,双方有不同看法。 日本政府的立场是,将钓鱼岛国有化,其实意在缓和事态,否则钓鱼岛可能被极度右翼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买去,他可能会在上面建立灯塔、各种设施。而日本中央政府希望给中国的信息是:我们会买下岛屿,但我们保证不会在上面做什么。但问题是,中国政府不信任日本政府,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而且这届政府的日子可能也不长了,到了年底,野田佳彦很可能不再是首相,而自民党会重新执政。目前自民党内部正在竞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正是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伸晃。如果他当选自民党领袖,很可能在年底前成为首相,那么日本的情况就是,不仅有一个极度右翼的东京知事,而且他儿子还是首相。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不相信日本政府“不会在岛上做任何事情”的承诺。 森安健:中国表示已经派了一千艘渔船去钓鱼岛水域,还会派巡逻艇护驾。如果这些渔船接近这些岛屿,那么日本海上保安厅将会试图拦截这些渔船。如果双方发生冲突,有可能发生撞击、甚至可能会有人员伤亡。如果是这样,日本自卫队可能会派出舰艇,帮助海上保安厅,而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可能会出手,那么就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日本国防部已经开始着手制定一个战争计划,这个计划以日本得不到任何美国支持为前提,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并不能确保美国会出手帮助日本。 日本方面认为,日本军队具有更强大的潜艇侦查和拦截技术,中国这方面的技术则差些。所以日本认为,日本将有能力击沉所有钓鱼岛水域中的中国船只。但日本对其空中力量的信心则没有那么强。 《金融时报》:对于如何和平解决钓鱼岛纷争,日本媒体上有什么样的讨论? 森安健:我自己有一个提议。只要中日还陷于争执中,那么这将是一场零和游戏。就算这次日本获胜,总有一天中国会变得更加强大,会试图夺回岛屿。所以双方需要的不是一个“100对0”的,而是一个更接近“51对49”的解决方案。我的提议是一个国际化的解决方案,不仅包括中日,还包括所有有领土争端的亚洲国家,包括韩国、俄罗斯。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可以参照巴以的做法,把日中、日韩和日俄之间的争端岛屿,都先交给联合国管辖,所有利益相关者再讨论如何共同开发。 这需要亚洲出现几位政治领袖,他们胸怀的是整个亚洲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民族主义情绪、短期收益,或者在本国的选举成功。一些日本人认为,这次事件显示了日本政府的软弱。但一个政府的实力,其实在于你能否说服你的民众,说服你的邻国,争端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如果亚洲国家能够团结,搁置争议,那么21世纪将真正成为一个亚洲世纪。而一旦发生战事,亚洲将无法做到像欧洲那样,重新整合。如果敌意继续存在,各国就会设法持续提高兵力、制定各种作战计划,那将会非常危险,也不会有成果。 《金融时报》:如果把纠纷诉诸国际法庭呢? 森安健:日本人非常密切地关注国际法庭是如何裁决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岛屿争端的。国际法庭最近把有争议岛屿中的几个划归给新加坡,另外几个划归给马来西亚。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国际法庭在做决定时,完全没有考虑所谓“历史因素”,就是说没有考虑一国在历史上对于一个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是依据“实际有效控制”的准则,就是哪一国在近年实际管理了这个岛屿,以及又是依据什么管理了这个岛屿。中国人应当注意国际司法上的这个新的趋势,因为拿出历史上的主张和古地图,听上去很有说服力,但真的到了国际法庭上,可能就没有什么分量。中国领导层可能明白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对日本人“国有化”钓鱼岛这么敏感,因为这将在法庭上大大帮助日本方面的申辩。 森安健:这次抗议的确会影响很多日企的在华战略。两周前,佳能为进入中国15周年举办了庆祝活动。15年里,佳能的中国销售增长了14倍,未来5五年,随着它渗透至二、三线城市,预计销售还将增长4倍。仅仅两周后的今天,佳能已经关闭了四家在华工厂中的三家。在这次事件后,日本企业会明白,中国是机会之地,但也是风险之地。日本企业将永远把一只脚留在中国之外,而不是彻底融入中国市场。 日媒上另外一个观察角度是,这次被攻击的日企中,有很多是对华非常友善的,比如松下。邓小平1978年访问日本时,曾经对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你是“经营之神”,希望你帮助中国企业发展。所以80年代,松下首先在华开厂。而就是那家工厂,在周六的抗议中被烧毁了。这的确伤害了很多亲华人士的感情。 《金融时报》:对于中国的抗议活动,日本媒体报道的焦点还有哪些? 森安健:一个焦点是,抗议活动到底是政府主导的,还是真的是愤怒群众自发的。一开始,日本人以为,中国人不会是真的那么愤怒。但过去三天,日本人明白过来,中国人是真的真的非常愤怒。这让很多日本人很惊讶。 日媒也对中国政府的反应很感兴趣。周末的抗议活动,中国政府似乎没有干预。但到了周一,政府态度似乎有所转变,中国官方媒体也在呼吁人们更加理性。我们还将继续关注中国政府的反应。 《金融时报》: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其实也有很多呼吁人们理性的冷静声音。这些声音被日媒报道了吗? 森安健:好像还没有。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我会把这个方面写进我自己的报道中。 《金融时报》:有中国人担心,日本会以这次事件为借口,扩大兵力。日本人有这种想法吗? 森安健:我不认为日本人想要增强军力。这是另一种我在中国和韩国时常听到的误解,就是日本人想回到军国时代。不是这样的。没有日本人想要核武器,没有人想要扩张军队,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日本和中国开展军备竞赛,日本肯定赢不了中国。中国那么大,经济势头那么好。所以更好的做法是,避免展开这样的竞争。 《金融时报》:你曾经说过,钓鱼岛海域的资源并不丰富,那么钓鱼岛对日本人的真正价值究竟是什么? 森安健:日本人担心,如果中国人夺取钓鱼岛,那么下一步可能就是冲绳岛,而日本人对冲绳岛要在意得多。钓鱼岛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资源价值,更多地是心理防御上的价值。
中方回应“日方做好军事准备”说法

原标题:外交部回应“军事准备” 在昨天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有分析人士称,由于有中国渔政船和大量渔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日方已做好“军事准备”。中国军方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请问进一步措施具体指什么? 发言人洪磊回答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周边海域是中国管辖海域,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中方渔政船和渔船进入相关海域完全正当合理。同时,我们始终敦促日方切实正视中方的严正要求和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争议的轨道上来。 有记者问,中国政府日前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日本公务船进入中国领海,中方将予以驱离?
洪磊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是中方对钓鱼岛主权的郑重宣示。中国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体现主权,遏制侵权行为,理所当然。
潘基文首次就中日钓鱼岛问题表态 称感到担心(图)文章来源: 环球网 于 2012-09-20 08:14:2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19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对于中国和日本因钓鱼岛争端而引发的紧张关系,他“感到越来越担心”。 据报道,潘基文呼吁两国领导人利用下周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会议,化解两国的外交冲突。 潘基文还表示,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不应就主权问题表态支持任何一方,但是希望有关各方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
报道指出,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日之间钓鱼岛争端的首次表态。
国际观察家怀疑:中共对钓鱼岛会“玩真的”文章来源: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于 2012-09-20 10:35: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9月10日日本政府实施钓鱼岛“国有化”,对中日关系造成巨大冲击。中国各地反日游行一浪高一浪,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最近中日关系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薛理泰的评论称: “过去60余年以来,中国军方处理国际危机时,有一个传统的准则,即遵循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决不启衅。可是,一旦北京得出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则重视这条战略方针的‘积极’层面的作用,先发制人了。换言之,亦即‘打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以避免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或者‘打一场中小规模的战争以避免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从钓鱼岛争端的演变趋势看来,北京多半已经认为,设若处理钓鱼岛争端不当,则在中国周边地区尤其是南中国海海域的争端中,可能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与其日后徒呼荷荷,不如眼前表现得强硬一些。”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中国加强在钓鱼岛12海里内执法,意味着将与日本海上保安力量发生摩擦。”“中日激烈摩擦预示着高强度的地缘政治风险,也有可能对两国经济都造成一定伤害。但中国社会对这场对日斗争的支持度极高,中国作为被挑战者的复仇士气,大大高于日本社会做了挑衅之后有些惴惴不安的士气。”“中国的海空军及二炮部队都应加强战备,对日本自卫队保持强大威慑。如果日本动用自卫队,中国就坚决奉陪,与日本在钓鱼岛军事对抗。”
北京《环球时报》署名汤志成的评论称:“试想,如果在日本反复挑衅下,二炮向钓鱼岛发射一枚常规导弹,日本政府将如何应对?充其量就是做做样子,封锁钓鱼岛!进一步假定,日本自卫队有能力且胆敢向中国大陆发起海空攻击,则第二炮兵携带常规弹头的DF-21C、CJ-10导弹就会‘按图索骥’地砸向日本列岛,”“为一个已实际控制的无人小岛而使本土关键目标置于导弹威胁之下,日本似乎有点得不偿失。”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宋鲁郑的评论称:“可以说,现在中国有和日本摊牌的实力,但并不是摊牌的最有利时机。如果这个时候摊牌,中国付出的一个代价可能是将不得不中断我们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现代化。应该说,钓鱼岛风波至今,中日双方都强化了自己的主权。日本是通过国有化,中国则是首次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以及进行钓鱼岛的天气预报。这两个动作过去是不可能做的。但在危机中,做了也就做了。特别是公布领海基线意味着任何国外船只要经过此地必须由中国许可, 这也意味着中国不再承认这些岛屿存在主权争议,而是明确中国对其拥有主权。”
台湾《中华日报》的社论称:“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方不会容忍任何侵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但国际观察家怀疑中共对钓鱼台会‘玩真的’,理由有二:其一、中共建政以来,对钓鱼台并不重视。”“其二、中共面临接班问题,内定接班领导人习近平在钓鱼台风云诡谲之际‘神隐’了十四天,引起国际关注。他‘神隐’所投射出的疑虑,北京无论如何解说,恐怕都难以消除。”
香港《太阳报》“华夏透视”的评论称:“目前中日角逐异常激烈,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之后,双方冲突一触即发,两国民意对立情绪更是日益上涨。问题是,此时中日双方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为了应对本国沸腾的民意,两国政府一方面公开叫嚣备战,誓言‘寸步不退’,但另一方面又暗中妥协,寻找下台阶。中国海监船迟到早退,装模作样宣示主权便打道回国,而日本巡逻船也‘克制忍让’,目送中国海监船来去自由。然而,这种默契对中国而言是耻辱和失败,不仅没有改变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结果,也没有扭转日本对钓鱼岛的控制权,一旦中国老百姓发现真相,北京将更加难堪,甚至引火烧身,被视作晚清政府还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