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quamm 于 2014-8-3 02:24 编辑
最近看到的好多古代文,不管是什么朝代,家里的下人一律自称奴才,奴婢,老爷太太都是称主子。看着文章里面的角色一口一个奴才,主子觉得全身不对劲的同时,不由得感叹清宫剧的洗脑效果之强大。要知道,主子,奴才这些称呼是直到清朝才发扬光大的,是清朝奴隶制度的象征。清朝以前,男性仆人多自称“小的”,女性仆人自称“婢子”,或者称名字,对主家也就是称“老爷",”太太“,”东家“。”奴才“这种称呼,在清朝以前是极度的贬义的。作者们在写古代文之前,看看明朝时候的话本小说 (三言两拍什么的)或者做些功课就有这么难么?非想当然的把清宫剧里的称呼照搬到文里,结果就是让人觉得各种别扭。情节精彩的还可以忍,比如说《簪缨世族》,情节一般的只有果断弃了。
除了称呼,还有各种自卖为奴什么的最后却傍上了自家主人一类的情节,比如说《寒女喜嫁》,看到男主逼女主自卖为奴我就果断弃了。我不禁想说,这些人的骨气都到哪里去了?真的被清宫剧洗脑到奴性坚强了么?特别是一些架空文,明明设定的是”历史在xx朝之后转了“,可是字里行间让人感觉还是在辫子朝,动不动就”需要奴才的忠心“,”要伺候好主子“,奴性思想简直根深蒂固。拜托,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不是奴隶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