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点点滴滴心花开----初级班培训课心得

6已有 10169 次阅读  2012-01-09 09:24   标签无分别的爱 
12月17、18日两天,参加了林巨老师举办的花径父母培训初级课程。以下是心得。

无分别的爱

并不是第一次听到林巨老师这个“无分别的爱”的说法。但是像很多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人一样,我最初的反应是:这还用说吗?我当然是这样爱我的孩子的。无论他如何,他都是我爱的孩子啊。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宝宝出生之前,我和宝宝爸爸就不约而同地表示:我们的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好。我们不要像时下的一些父母那样,逼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拥有真正的童年和假日,不要逼着他背着书包穿梭于各个培训班提高班。总而言之,只要他健康快乐,其他的没有要求。起初,我们给宝宝取名叫“悦萱”,意思是让妈妈开心的宝宝。后来我经历难产生下儿子,爸爸改了一个字叫宝宝“敬萱”。现在想来,这已经是我们对宝宝的第一个要求了吧。“让父母高兴”,这本身就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

我们曾为了宝宝说的一句话,走的一步路而欢喜感动,可是随着宝宝渐渐长大,我们的欢喜和感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满意”和“讲道理”。我们 “希望”他少吃糖多吃菜,“希望”他作息规律,“希望”他懂礼貌,“希望”他开朗活泼。宝宝爸爸开始说:“宝宝已经四岁了,不能再这么傻玩了。”我也会在心里说:“宝宝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的心气越高,对宝宝的态度就越不好。有时,在我提高声音板着面孔“厉害”完宝宝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怎么是这么糟糕的一个妈妈。可是,有时我又觉得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我一直都很怕很怕自己对宝宝喜怒无常,可是我却好像看着自己正在宝宝的眼中变成一个“喜怒无常的妈妈”。直到有一天,我又对宝宝发火了。宝宝看着我对我说:“妈妈,你生气我也爱你。”于宝宝,可能这只是在花径幼儿园的氛围中养成的习惯,或者是对老师言行的一种重复,于我,却像是一盆浇醒我的冷水。可以说,是孩子第一次让我从心底体会到什么是“无分别的爱”。

从那以后,我把这句话放在了心里。可是,听了初级班的课程之后我才明白怎样去“无分别”地爱。之前,我是“强忍怒火”、“忍气吞声”强迫自己“和颜悦色”地对猪宝讲话,常常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效果也不好。现在,我把心放了下来,用“接纳”的心态来看待宝宝的行为。这时我发现,扔掉那些要求的包袱,我好像又找回了宝宝小时常常带给我们的欢喜和感动。原来那些东西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用一双“势利”的眼睛忽视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我不再需要“强忍怒火”,因为那些“怒火”“气”根本就不存在了。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发现和孩子在一起的氛围慢慢变化。当我把心和孩子的心放在一起,我能够真正“心平气和”“平心静气”地跟他交流。中国人组词多么有智慧。只有当你把自己的心放到和对方平等的位置,才是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够真正敞开心门,接纳对方。

从前我总觉得宝宝在外面太胆小,不如别人的孩子活泼开朗。可经过反思,我想起因为在家里的“不准”,“不许”,和“不要这样做”,宝宝有时会小心翼翼地看看我的脸色,明明想做什么怕我不同意而不敢提出要求。我对自己说:你不是想让孩子在外面更大胆更开朗吗?他在家里都缩手缩脚,你怎么能指望他出了门在陌生人面前反而变得活泼好动呢?出了家门的大胆调皮,就觉得他“开朗活泼”,在家想要大胆调皮的自由活动,就视为“不乖”,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怕地双重标准。可想而知,我们的宝贝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下会是怎样的无所适从。当他不睡觉在床上乱蹦时,当他倔强地说“我要玩电脑”时,当他任性地一定要坐公交车不坐爸爸的车时,我把这一切当做是宝宝向我展示出的完全信任。换了一种角度,我不再气急败坏地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而是——“一时睡不着就运动运动吧”,“想玩电脑就玩一会儿吧”,“坐公交车可以和很多人一起坐车,多有趣啊”。当我不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生活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宝宝大约也敏感地发现了我的转变,他开始在我面前更真实地表达自己。

 

放下要求,学习信任

上了初级课以后,我总是在办公室里和同事讨论林巨老师的教育理念。我发现,往往孩子越小的同事对于“无分别的爱”这个理念越能认同。而孩子上了小学或者初中的同事,虽然也觉得这个理念“听起来挺不错”,可是总保持着十二分的怀疑。同事对我说:“你完全不要求孩子,将来孩子学习不好是会在学校受歧视的呀。”“你现在放任他,将来他上不了好大学,该埋怨你没严格要求他了。”我反问她:“你怎么知道你不要求孩子,孩子就一定不会好好学习呢?如果你给他宽容的环境,轻松的氛围,孩子有没有可能学习效率更高,更爱学习呢?”她沉吟半晌,说:“也有可能吧,但我总归是不会放心的。”我想,很多父母严格要求孩子,也可以归结为“不放心”吧。

什么是“放心”呢?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时刻努力学习,用功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做什么事情都优秀。总之,是希望孩子在一条自己能够预见的道路上平稳前行。孩子做到了,于是父母放心了。如果孩子在父母预想的这条道路上稍微走出了一点偏差,父母发现,这不是我的预期啊,于是所有的“不放心”都来了。怕孩子不能生活自理,所以要求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怕孩子在外吃亏,所以要求孩子出门要守规矩懂礼貌;怕孩子将来不学无术,所以要求孩子用功读书,努力学习;甚至怕孩子老无所依,要求孩子早结婚早生子。要求,要求,还是要求。“放心”和“不放心”其实都是父母的安全感有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体现,而所有的要求都源于父母没有完全满足的安全感需要。父母通过要求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却把这种要求当成了孩子的动力。仿佛没有了要求,孩子就会失去向上的能力;没有了要求,孩子就一定会走入歧途;没有了要求,孩子就过不上幸福的生活。其实,父母的要求何尝能取代孩子的努力。无论父母要求是否严格,那个付出努力做出一切成就的仍然是孩子自己啊。如果父母和孩子的目标一致,那么不管父母有没有要求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前行,这时,父母的要求就像是加诸于他身上的一个包袱,让他在前行的途中倍感压力。那么,父母为何不松松手,让孩子轻装上路呢?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目标不同呢?同样,父母的要求无法取代孩子选择的权利。父母最大的愿望不是孩子的快乐吗?为什么一定要否定孩子的选择,一定觉得自己的经验自己的选择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呢?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孩子的能力,为他的勇敢表示祝福呢?即使孩子的选择是错的,每个人也都应该有犯错的权利。

孩子的未来是未知的,而有些父母倾向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画出孩子未来的版图,并且认为,这就是最理想的一条路。孩子走在这条路上,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父母的安全感。父母用诸多的要求,交织出一张大大的安全网,父母在这张网中高枕无忧,也把孩子网在其中,只给孩子一条指定好的出路。

就像林巨老师所说的,有分别的爱是“不信任生命”,“关注成绩”,“急功近利”的。归根到底,所有的要求,所有的“不放心”,都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对生命的不信任。人之一生,有多少成就是基于别人的要求;又有多少幸福时光是源于别人的要求呢?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永远都在别人的要求下过日子,一辈子都在满足别人的要求,从没有一件事是出于自我的意愿,我觉得,那才是一个最不幸的人,一个最不幸的人生。我不愿意我的孩子过这样的人生,我希望他将来能够站在我的面前说:“妈妈,我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并且愿意为之努力,请你放手。”我也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有这样的度量对他说:“儿子,我祝福你。”

 

关于赞美

在初级班上做“赞美孩子”的练习时,我觉得很难。之前我对宝宝的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表扬。要么是空泛的“你真棒”,要么是虚情假意、别有用心的“宝宝这次做的好,下次……”。我就属于那种“很容易看见不好”和“很不容易看见好”的人。在课上做练习时,往往在别人做出练习以后我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包括在和同事讨论工作的时候,我的套路也是“最近大家工作都不错,但是……”。我的重点永远都是后面的“但是”。我的本意是,你的优点继续保持好了,不用我多说。可是你的不足之处我可要给你指出来,要不你怎么进步啊。现在想来,可能我对于那些“不足之处”过于强调了,以致于会让人觉得我看不到同事的进步和优点,那么有些同事对我有意见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而一个本身对我有情绪的人,我再对他讲你这个需要改进那个需要提高,他能听进去多少呢?

我的父母很少赞美我,顶多是表扬,就是“这次还可以,下次再接再厉”之类的话,所以我好像也很缺少赞美别人的细胞。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好像都特谦虚,在外面一定要说自己孩子的不好。但凡听到别人夸自家孩子,别管心里美得冒了多少泡,一定一脸严肃地说:“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回去一定教育孩子“不能骄傲”。后来风气转了,大家都开始说孩子的好。我妈也试图改变来着,可是现在再听到我妈对我的“表扬”,我只觉得不痛不痒,不关我的事。可是骨子里我却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特别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跟别人说话时,总不太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因为怕跟别人意见相悖会招致不快。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缺少赞美”带来的后遗症。

 

关于好时光

我初级课的听课笔记旁边记着一句话,林巨老师说的“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好时光”。当我看到科慧在QQ群中说“现在不好,将来会好”同“这个不好,那个好”一样都是分别心时,我又想起这句话。过去的这十年来,我要么在追忆“过去的好时光”,要么在憧憬“未来的好时光”,恰恰从没觉得当下就是好时光。有时我会想,上大学的日子多么单纯快乐。有时又会想,没有结婚生子之前多么自由洒脱。我常对自己说: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于是时间就这样一段一段地被我“熬”过去。现在想想,生命又不是坐监牢,为什么要让自己过得这样痛苦,好像一个日日盼望刑满释放的犯人。与犯人不同的是,我是被自己关了起来,而且不知道刑期有多久。

 

关于那个呆住的孩子

初级课上很多例子被林巨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可是最触动我的是那个被打了也不知道还手的孩子。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是在纠结中前进。“我想”和“我应该”总在不断地争吵,让我也变成了那个孩子,手足无措地呆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特别羡慕那些想做就做,果断干练的人,因为我总是在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会问自己:“这样做对吗?我应该这样做吗?”我总在寻找对的那条路,对的答案,对的姿势,对的态度。可是这些“对的”真的全是我想要的吗?可是,抛掉这些“对的”,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关于“我不敢去上课”

其实从上完初级课就开始纠结,要不要去上中级课。老公的意思是“你想去就去”,这个对我基本没有帮助。如果我根本不想去上课,我还纠结什么?开始,我想1月份的工作这么紧张,不如拖一拖,等2月份的中级班开课了再去。后来又觉得初级班的心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不出来。再后来,我发现其实心里是不太敢去上中级课。而这个不敢去,是害怕听课的过程中会让我袒露太多心里的想法。所以我希望能够坐在角落里听听就好,不要参加太多伙伴之间的讨论。可是我要真那么害怕讨论,干脆不要去听课好了。于是,又回来了,我还是想上课,于是继续纠结。不过鉴于我现在还在痛苦地凑5000字的心得,说明我的决心还是大过了纠结。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