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中美表里之争

9已有 4634 次阅读  2020-01-04 23:23

中美表里之争

作者:陈旭   来源:中美印象   放大  缩小

  这是我很久以前听过的故事:大约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中国缺乏资金,没有设备,只有能吃苦耐劳且廉价的劳力。一位中国商人到美国参观一家美国工厂,非常羡慕美国工厂的生产线,工人上班时间是每周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产品销路很好,粗略估算老板年收入大概近百万美元。和美国老板交流时,美国老板却大吐苦水,流露出赚钱不易的苦衷,最头痛的是遇到工人罢工这类问题。这位精明的中国商人一想,给美国老板一个建议,你把这套设备搬到中国,你不用做任何事,我们每年给你一百万美元。

   美国老板一听这么好的事,就同意了。于是美国工厂关门了,工人失业了,设备被拆卸装箱运往中国。这条生产线很快在中国大陆投入生产,在中国生产线是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运转,工人三班倒。除了保养和维修不停机,这样一条生产线的产量超过美国的三倍产量有余。分给不劳而获美国老板一百万,扣除运输等额外成本,还有二百万的利润落入中国老板的口袋。

 两个国家,两种世界观

  美国人抱怨中国人抢走他们的工作机会还赚了他们的钱,中国人会说,我们吃苦耐劳有错吗?美国工人太懒了吧!可是站在美国工人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凭什么工人就要当牛做马加班三班倒?

   如今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这对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大幅升高的中国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企业利润显然下降了。美国政府也鼓励企业迁回美国,美国“铁锈区”因制造业萧条而失业的工人更是兴奋不已期待回归。不过从新闻报道可知,迁出中国的企业,真正回归美国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移向成本更低的不发达国家。

   既然双方都不可能是胜利者的贸易战,我不知长期打下去的意义何在?或许是美国政客标榜政治正确的需要,或是一些选民的诉求。民族主义情绪在今天发达的网络及媒体上尤其容易发酵,崛起的中国也不示弱,近代受尽屈辱的中国人不再能忍受软弱挨打的事继续发生,还有专家声称中国已全面超越美国了,助长迫不及待要翻身做主的民族主义气势。这或许也刺激了有危机感美国人的神经,于是美国政府向中兴猛击一拳,中兴被打趴了。还是华为功力足,拥有了领先的5G技术,美国人又飞几拳,乃撂不倒华为。其实这些也不全是什么坏事,至少让国人清醒了头脑,也让美国的民众和农民认识到利害关系。

美国优势在于科技

  美国能在当今世界独领风骚,早已不是因为制造业领先,而在于其科学技术的实力。笔者女儿从哈佛大学毕业,又在马里兰医学院获MD/PHD学位,博士论文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为此她不知在实验室熬过多少个夜晚。终于苦读多年毕业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做住院医生,抽空还到实验室做点研究。我却没想到她毕业后比过去更忙了,甚至觉都睡不够。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美国制造业衰退已是事实,科技强大是一群吃苦耐劳工作者汗水耕耘的结果。

   美国每年那么多发明创造和创新,诺贝尔奖频频落入美国人的口袋,这不可能是懒惰科学家所能坐享其成的福利。看似自由的氛围,想要有所成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凭每周五天、一天8小时的辛勤工作可以满足。《自然》杂志一项关于全球青年科研人员的民意调查,结果有38%的人反馈他们一周工作的时间超过60小时,其中9%的人称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美国的科学家也不例外,我以为正是这些精英的耕耘,支撑着美国的科技、教育、国防和各行各业霸主的地位。

 提升一流人才教育战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成就来自不再闭关锁国,向西方学到很多科学技术提升了中国的实力,但或许还没有学到本质。恢复高考为国家进步输送人才功不可没,但也留下一划败笔,当然,这一点很多人并不一定认同。这些年国内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了不少,真正有大成就者却太少,更多学子还寄望于留学海外提升学术地位,我总以为根源在于没有给年青人更多的机会和动力,至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常在带朋友游览美国首都华盛顿DC白宫与林肯纪念堂之间的越战纪念碑时提出一个问题:你会相信那是一个当年年仅21岁华裔大三学生所设计的作品吗?林璎(Maya Ying Lin)的设计脱颖而出,先是淘汰她同台竞争的耶鲁大学指导教授,再是征服其他竞争者和评委及各方压力,但最后这个黄毛丫头能在美国胜出。

   在哈佛最牛的学生或许算是微软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脸书的查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这两个辍学生。他们成功的基础主要是建立在被很多中国人认为教育质量不佳的美国初等教育。或许当中国的天才精英把大好的青春年华全力投入老百姓眼里最公平的高考竞争时;当教育体系津津乐道地把青少年引向为没有现实意义的状元拼到筋疲力尽时,他们看似赢在升学竞争的起跑线上,或许却已经输在了科学的起跑线前。科学的真谛是探索、质疑、批判和创新,不是背诵记忆反复做题取胜的考试。我不认为那是提供基础扎实练兵的最好手段,因为过分地追求标准答案是创新的死敌。而一些传统的观念更是束缚了年青人的探索欲望,无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出人头地,只有一条道拼搏摘取考试状元桂冠才可光宗耀祖,我以为是在扭曲教育。

 和谐发展,世界会更美好

  中美之间不论是明争,还是暗斗,两国关系有高峰也有低谷不足为奇,最终都只会是过往云烟。国家与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力争向上,相互竞争无可厚非。美国企业的传统,两强相争,先打趴对方再吞并;撂不倒,就和谈、合作,这要比冤家就成仇人势不两立来得智慧,毕竟两败具伤最后都得不偿失。你可以被打倒,重要的是不要被打败!两个大国互斗,最终伤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冷战思维,无益于世界和谐的发展。

   笔者以为中美贸易战只是表面上的摩擦,而核心在于科技竞争。解决的根本之道洽洽是中国需要提高自身自主创新的科技实力,只有实力相当,没有对手能被击败,就只有互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而一流人才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以中国传统60年为一甲子计时算法,笔者以为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可以靠人口劳动力宏利崛起,后三十年更多地要靠智力推动继续向前。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八九点钟的太阳要更加光芒万丈!只有一代新人才的茁壮成长,才有一片新科技的百花齐放。只要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心不变,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就能与世界共同进步,也能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多做贡献。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