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全球研究”(三)

4已有 3654 次阅读  2018-08-09 10:45

“全球研究”最后一天,九点发现少了几个人。主持人解释,这些同事今天要去帮助新教授培训,十点以后才能来。十点后有些同事也要去帮忙,还有几位客人要来,包括副教务长和语言中心主任。

 

开场讨论继续周二的问题,让大家谈谈接下来一两年的计划。还没拿到终身教职的同事说到设计新课的障碍:没有太多时间花在新课上,因为需要做好研究,争取拿到终身教职,所以最好能有助研。接下来的讨论话题转到各校建立“全球研究”项目的具体情况。周二晚上收到一张表,列举了几个大学的例子,包括是否要求外语,是否包括留学,课程设置和要求等。主持人M提到澳大利亚某大学的“全球研究”实际是把之前所有“区域研究”和“国际研究”的各专业汇总到一起,以节约管理成本。同事们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建立“全球研究”专业的话,对他们本系课程的注册人数、专业生人数是否会有正面的影响。M说,根据以往经验,有这个专业的学校,上“地域研究”课的学生多了,但专业生可能被分流。

 

十点语言中心主任来给大家介绍“跨学科语言文化”的试验性项目,可以让“区域研究”的教授与说该地区语言的助教合作,带领一部分希望用外语学习的学生阅读原文,进行讨论,然后将发现、成果带回来和大课的同学交流。同事反馈,这种模式也许可以帮助学生怎么用外语进行研究,但不一定对教授教课有利。

 

课间休息十分钟后,下半场开始。副教务长先简短讲话,表示教务处支持有关“全球教育”的想法和计划,希望大家多利用大学现有的资源:包括对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支持。然后,主持人K让大家讨论为什么要在我校进行“全球教育”方面的改革。M说,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对全球研究感兴趣的,大半会选择去华盛顿的乔治城大学,因为那个大学在这个领域名声显赫。所以,要吸引学生,就需要提高大学这方面课程的能见度。K说,大学有个“全球研究”的名号也可为教授间的合作提供平台,让过去纯粹依赖个人主观意志的合作获得更得力的支撑结构。当然,这也可以整合现有的副专业等其他组织,并且帮助教授将研究和教学更好结合起来。也有同事说,应该强化现有的全球研究课程和项目,不见得要一切重新来过。

 

当然,讨论无可避免地谈到在当前政治、文化、社会氛围中,“全球研究”的成功标志到底是什么?如何评估?是否专业生人数越多就越好?有人说,让全球研究以及外语各系更醒目也许只需要新建一个“全球研究证书”,不必建立“专业”。这个模式比较灵活机动,也不会太过增加教授的工作负担,而且可以马上实施,大家似乎都比较喜欢。也有人觉得也许成为“副专业”也可行。但大学现有的副专业已经很多,可能会增加管理和学生选择的难度。有人提问: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只是加强全球教育,也许事情好办。但如果涉及到增加专业生人数或选课人数,可能会面临资源竞争、学生负担加重的问题。

 

K总结,也许教授要注意的是如何“策略性”地提高能见度,但也保护好自己的专业领域。她说,如今的学生和从前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所以教授更新课程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教学,势在必行。但同事们也说,我们还要教学、指导学生,不能只是顺应“潮流”,帮助学生学电脑、找工作而已,而是要引导他们获得真正有意义的大学教育。最后又谈到如何在大学网站提高能见度等实际问题。

 

三天时间转眼即逝。这个工作坊与上个工作坊相比,更注重大概念的讨论,也有更多对现有障碍的抱怨。两位主持人太客气,在时间控制方面不如上个工作坊紧凑,不过对参与者来说大概比较轻松吧。不知会不会有人抱怨浪费时间,效率不高。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