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贫富十年

9已有 3583 次阅读  2018-03-23 11:20

 

十年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联邦储备降息救市,政府出资支撑金融、汽车行业。百姓资产大规模缩水,有的破产,有的失去栖身之所。美国的“经济衰退期”长达数年,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回血。如今失业率已低到4%,但20%的工作者为短期打工的“合同工”(contractor),收入按件计算,做完一桩得搜寻下一桩来钱的生意,雇主还尽可能压低他们的工资,不提供医疗保险等福利。

 

十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一直被这个历史悠久的问题困扰:同为OECD发达国家,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将每年GDP20%、30%节省下来,包括希腊、美国、英国在内的另一些国家却只有5%或更少的“存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华裔经济学教授Keith Chen说,这可能是因为语言不同所致。

 

分析各国的大数据,排除年龄、教育、婚姻、家庭组成、经济条件等因素后,他发现:如果语言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如日语,汉语,挪威语),那么用这种语言的存钱更多。而说英语、希腊语等区分现在和未来时态语言的国民就不爱存钱。他假设,如果语言中现在与未来连成一气,说话人不得不时刻面对未来就在眼前的真相,也就有了积谷防饥的紧迫感。而区分时态的语言将现在和未来分割得清清楚楚,说这类语言者会觉得明天还早得很,也就不会未雨绸缪了。

 

语言的效果果真如此强大?至少Keith Chen对此深信不疑。他还指出,“未来语言”国的人民抽烟率更高,因为他们及时行乐,对以后的健康危机并不上心。“无未来语言”国的人民则不然,他们宁愿暂时吃苦,日后享福。

 

就算发现属实,也很难证明语言和存款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且,难道英美政府还能为了避免金融危机而强迫国民学中文?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 lisayu 2018-03-24 01:39
    有意思的观点。不过,根据个人观察,新一代国内青年,他们对储蓄的意识,远低于其父辈。身边的真实例子有:个人收入只有5000,但会花7、8千买iphone,其余信用卡还款。这里面有相当多的因素,但总体上,体现了年轻人及时行乐的心态。
  • 小马 2018-03-24 09:34
    简直了,这个真的不是骗研究基金的论文?我估计亚洲人比较喜欢储蓄,是因为从悠长的历史看来,没有存粮的家庭延续不下去。。而美国则建国历史太短,对于饥荒没有深刻认识。。。全球来一次粮荒,美国人马上就懂得储蓄了。
  • 夜夜笙歌 2018-03-24 09:58
    lisayu: 有意思的观点。不过,根据个人观察,新一代国内青年,他们对储蓄的意识,远低于其父辈。身边的真实例子有:个人收入只有5000,但会花7、8千买iphone,其余信用卡
  • 颜小火 2018-03-24 10:26
    三十年前一个美剧:一个爸爸和两个单身朋友住在一起养三个女儿,有个片断是爸爸表示:得为女儿上大学存钱。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