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居家奥斯丁

9已有 5094 次阅读  2018-02-15 13:11

 

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的作品经过二百多年而历久弥新,影响深远。不但养活了当代学院中“吃奥斯丁饭”的学者,更有无数电视、电影作品衍生,连华文网络世界也出现了改写原作人物、场景的故事新编:奥斯丁“同人小说”。然而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却给研究者带来巨大挑战。除了家族后裔撰写、不尽不实的传记,她生前三千多封通信被家人毁的毁、删的删,最后只剩下一百六十封左右。在英国BBC公司分管历史节目,多次编辑成功篇目的沃斯列(Lucy Wosley)参照已有学术发现,对现存的奥斯丁信件集中精读,出版了传记《简奥斯丁的居家生活》(Jane Austen at HomeA Biography)。她的有些发现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与家人描述的贞静温柔的淑女大异其趣,沃斯列笔下的奥斯丁是位聪明伶俐,口齿便给,甚至有点刻薄的人生观察者。尽管终身未婚,她并非无人青睐的“剩女”,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她至少吸引了五位追求者,多次被求婚但每次都拒婚。她也不只是为了家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孝顺女儿、贤良姑妈,沃斯列浓墨重彩描绘了奥斯丁的创作热情与成名雄心,以及在日复一日、没完没了的家务中挤出时间写作的沉郁决心。在沃斯列看来,奥斯丁之所以独身,是因为她意识到一旦结婚,就必须顺从丈夫的意志,放弃创作,担当起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柴米油盐、养育儿女的责任,所以她选择通过创作而不是婚姻来实现人生价值。

 

以上描摹可能听来太过“前卫”,像用现代的女性解放理念揣测古人。但毫无疑问,女人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家,获取安全稳定的生活,拥有理解、支持、珍爱她的家人一直是奥斯丁所有小说的中心主题。她生前完成的六本小说描写过各种居家环境,从谦卑的海边租赁小屋到彭勃利等世家豪宅,但中心冲突总是女主人公面临无家可归的前景时如何通过婚姻解决归宿问题。

 

奥斯丁也经历过类似磨难。她的父亲是牧师。她在娘家长到二十五岁时,父亲退休,带着她、母亲和姐姐搬到巴斯(Bath)。之后,父亲过世,断了经济来源的孤女寡母不得不先后投奔一系列亲戚,用提供缝纫、照看孩子等劳动换取暂时的栖身之地。她的小说都是三十岁后才出版并获得有限成功的。后来还是过继给富裕远亲的哥哥出手,母女三人得以在离他家豪宅不远的小房子住下,奥斯丁人生的最后八年生活才较为稳定。

 

奥斯丁在家里起居室一角缝纫衣物时偷偷写作,尽量把硬邦邦的椅子改造成较舒适沙发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和走出家庭,前途广阔,成就斐然的几位兄长的生活状况对照,又格外令人心酸。她是家中八个孩子中的老七,上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除了二哥从小患有癫痫,家中的男孩一个当了牧师、两个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高级将领、一个是乡绅、一个过继出去获得大笔遗产。而奥斯丁当年至死都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老小姐”,她生前发表的小说都未用真名。

 

那个时代弱势群体被桎梏压迫不限于奥斯丁这一个案。即便身处“乡绅”阶级,十八世纪的英国家庭生活与当代人想象中鲜花盛放、静谧和美的乡间“小资”乐园大相径庭。那时残疾孩子被从家谱中除名,“流放”到远方交给别人抚养。婴儿一断奶就送到奶妈家,直到18-24个月能行走、说话时才接回家。为什么奥斯丁塑造过多位头脑不清、胡搅蛮缠或无病呻吟、装腔作势的母亲?沃斯列说,这可能与她从小被寄养,和自己母亲不亲近有关。但奥斯丁的母亲婚前是出身牛津大学教授家的才女,会写诗,擅女红,被人认为是作家本人文学才华的基因源头。果然是女人一结婚就从珍珠变成死鱼眼睛了吗?

 

家庭虽能提供庇护所,但有时又何尝不是女性的牢狱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 颜小火 2018-02-16 00:24
    简奥斯丁的小说其实挺苏的
  • 阿谜 2018-02-16 03:16
    傲慢与偏见写的真是风趣又好看,最爱的英国小说,译的也好,读起来完全没有其它外国小说的滞涩感,倒是不知作者活的这般困窘,还以为她生活安远,才拒绝结婚呢
  • 夜夜笙歌 2018-02-16 11:31
    buttery: 简奥斯丁的小说其实挺苏的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