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仗义执言

7已有 5331 次阅读  2017-09-09 10:19

有时我们明知当众发言的后果严重,但仍然忍不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盖林斯基(Adam Galinsky)在研究中发现,这种冲动来自三大因素的结合:道德信仰,专家见地,群众支持。

 

人是道德动物,对善恶、对错常有固执的定见。当某人某事挑战道德底线时,我们不免有发言的冲动。术业有专攻,如果自信在某领域有专业知识,我们也会想与人分享。另外,感到自己的观点有人支持时,也更容易畅所欲言。这三者结合产生的强大动力会让人无视人身安全、名声、利益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而直抒胸臆。

 

不过,科学家也发现,敢言与否和个人权力直接相关。社会对位高权重者言辞的接受度更大。那些位卑无权者则进退两难:不说话没人重视,说了又易被罚。女性、少数族裔的遭遇足以证明这一点。

 

那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道德力量又避免不良结果呢?据说有两个策略。一是为他人争取权益,表现出无私奉献的态度,如,为集体谈判时寸步不让。这既能降低个人的焦虑感,又能获得旁观者的好感。另一策略是考虑受众的感受,表现出对他们需求的理解,这在向上司提出加薪要求或追求性别平等时都可用到。

 

人性本复杂。趋利避害也许是本能,但仗义执言者也屡见不鲜。

 

-----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小马 2017-09-10 10:49
    那你提出的这两个方法都不是依照道德准绳为出发点,前者是考虑到社会主流思想,和大众思想站一起,所以发言就不会被喷;后者是考虑到高位者的看法,和高层看法一致,也不会被喷。。。都是取巧的方式,跟道德完全无关。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