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瑞士之旅(五)

6已有 3766 次阅读  2017-06-18 15:09   标签style 

中午在会场和大家一起吃会议餐,这次主办方叫了中东菜的外卖,包括很多素菜:面饼,茄子,鹤嘴豆泥,葡萄叶裹菠菜等,参会的食素者都很高兴。我觉得味道不错,也很健康,但国内学者未必喜欢。下午2:30进入会议的最后一场,五篇论文都关注社会性别的视角,讨论女性、男性气质在网络小说中的展示及其社会效果。

 

第一位发言人讨论当代女作家的“文化企业家”身份,特别将安妮宝贝作为个案研究。她不光写书,还编辑杂志,写博客,主持电视节目。发言人采访过她,称她为“消费名人”(consumption celebrity)。最近又开始创作、发表“佛教旅游文学”。她是个跨越媒体的文化企业家,也是一种被消费的文化产品。第二位发言人谈当代女性科幻小说作家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说到她们对“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等官方话语的质疑和颠覆,但没有很好地阐释其中是否展现“女性主义意识”,尽管她之前提出了这个研究问题。第三位发言人是日内瓦大学的研究生,也是这次会议主办方的“总管”,所以他一开始就说因为忙着琐事,发言准备不足。他讨论女性向网络小说的结构特点。他说,穿越的女主人公都有多重身份,她们都寄身于等级制度森严的环境中,都致力于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小说“角色扮演”的成份很重,“游戏”的概念很重要。

 

中场休息后还有最后两篇论文的发言。第一位谈冯唐作品,探讨其中反映的中国男性气质和中国性别价值观的改变。发言人先讨论为什么冯唐会成长为粉丝无数的“一代文化偶像”,认为是国人对“叛逆作者”新型的身体书写(“流氓”)和他代表的男性气质的接受。他用大胆的词汇(“夸张”、“不知羞耻”的姿态)、医生的视角将人们从狭隘的性观念中解放出来,挑战读者的传统审美习惯。他对于男性气质的塑造,既有类似亨利米勒式的“阳具崇拜”,也塑造了迷恋男性身体的好色高智商的“霸道女性”。发言者认为后者是中国文学中独特的创意,以他自己的母亲为模特。他也擅长利用网络互动,打造自己的形象,和中产阶级女读者互动,扩大他的流行魅力。发言引起某些参会者的强烈反弹,因为无法理解为什么女读者还会喜欢冯唐这样的“直男癌”作者。

 

最后一个发言讨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电视剧中对于男女形象塑造的共性。她举的例子包括杜拉拉,花千骨等。女性和男性形象的塑造截然不同。前者多半缺乏自信,普通,地位较低,后者则位高权重,强大有力。而且,电视、电影的改编更加剧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人物形象更简单化了。她说到很多当代所谓职场剧、青春片中受西方文化产品比方《欲望城市》的影响很明显。她给大家放了一些片头介绍,有瑞典学者问:为什么电影里的杜拉拉等人都用那种“小女孩”的嗓音和语气说话,我想这大概是受日系“可爱”文化的影响了。

 

会议圆满结束,主办方总结陈辞简短有力:感谢大家参加,要想办法出书,可能需要将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晚饭吃法国菜,7:25在大堂集合,走去附近的饭馆。这次在室外吃饭,凉风习习,烛光闪耀,非常惬意。每人点了前菜、主菜、甜品。等了半个多小时,菜开始端上来了。我点的前菜是茄子。他们的做法很特别,用番茄、芝士酱,端上来上面还放了几薄片透明的红萝卜,卖相很好,味道也不错,但热量高,吃完这一盘再加一片面包,我已经有饱足感了。

 

又过一刻,主菜端上来了。我点了石斑鱼,还有人点了牛肉。装盘都漂亮。牛肉上面放了鹅肝,周围用烤洋葱装点,还有土豆泥衬底。我点的石斑鱼是加百里香、裹薄薄一层面粉后炸的,虽然尺寸不大,但也容易饱,盘子里同样以土豆泥衬底,上有胡萝卜等小块蔬菜添色。我还点了巧克力熔岩蛋糕,想和俄罗斯的版本比较一下。巧克力味道不错,不过我把冰淇淋给别人吃了,只吃掉了盘中的两颗樱桃、一个覆盆子。吃完已将近十点。因为是会议结束后最后一餐,我也不好意思马上就走。挨到10:30,看有别人走了,这才起身告辞。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