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7已有 4346 次阅读  2011-02-08 06:53

福建省福州市/老城区/内南街/龙山巷21#/祝家祠堂。一行简短的字,揭示我来自何方。

感谢百度,两篇文字呈现。

猛然寻到根的感觉,初时总是激动。那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有生之年,总是要回去看一看的。我的名字,怕是不能在族谱上觅得。而族谱,随时代变迁,或许也已消失。

关于先人,我所知并不多。八十多年前,我的祖父,作为一个优秀的热血青年,离乡背井走南闯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去。祖母生于北京,祖父那时是她的先生。解放后,祖父的生命无辜逝去。我的父辈们,也因此颇多牵连遭受无数苦难。据说,不少祖父珍藏的物品,为了生存,为了一口吃食,贱卖。不由我暗自盘算,郑板桥一幅真品现在价值几何?我们这一支散的厉害,祖宅的人已是无法相认。奶奶今年99,是要做大寿的,下午随意听着父辈们闲聊,不胜嘘唏。

总是要回去看一看的,这个念头由来已久,而福州于我,也是亲切了很多年。那两段文字,瞬间斩断那一份思念。国内新一轮的拆迁运动,不知这两块石碑还在不在,或许我这一生,在网络上搜到这几张照片已是极限。

再也回不去了。

依照片上的日期,怕是早已拆尽。我的根呢?已是彻底消失于苍穹。

 

粗略看文,我想的是,那位祝姓的老人,会否父亲的同辈?

笔者说,生活了在这里三十年,不知道这里是祝家祠堂。他以为祝氏无后人来么。多年战乱,初时,死的死,散的散,历经多年养息,后辈们寻来时,看到了已是老宅被人分而居之,一片破败,情何以堪。索回家族故居,不啻于痴人说梦。

看了文才明白,为什么爸爸总是带我们初二去给爷爷扫幕,那是先人的传统,而今的我们,只有遥拜以示悼念。

我也喜欢摆弄花草,莫非也是受血缘影响?

俺是颖字辈的。只是,族谱里排了颖字辈没?

 

 

网络原文:

继我的报料上了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3d2650100hovy.html之后,今闻该处又有新发现,于是下午上班前又赴龙山巷再探谜题。

在龙山巷居住39年,没想到与这位大学者的祠堂相伴而居。

祝穆,福州人大都很陌生。但大家一定都知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名言,那就是最早由祝穆的书中流传千古,直到迄今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载:“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后即以“铁杵磨成针”、“铁棒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用白话翻译,就是说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有一位白发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联想到自己读书不用功,心中很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成就了一代大诗仙。祝穆,是宋朝“地理志”的作者,在他笔下,描绘了当时华夏各地山川景物,人文风土,一代集大成的大学问家。

网上搜索,知:祝穆(?1255),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亦有文载是: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曾祖“祝确”是朱熹的外祖父,父祝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幼居福建崇安。祝穆少年丧父,他应是朱熹的表侄,读书于朱熹家塾。20岁,朱熹命黄干为他举行冠礼。乾道初,祝穆与其弟一起随朱熹到建阳云谷晦庵就读,受黄干、蔡元定教诲。嗜书废寝,手不释卷,于书无所不读。青年时,往来于吴、越、荆、楚之间,所到必登高探幽,临水揽胜,遍访民情风俗,这为他晚年广泛著述积累了丰富资料和感性知识。

祝穆晚年卜居在建阳县麻沙水南,名其庐“南溪樟隐”,集朱熹生前手迹,匾于厅堂楣额。在厅右小屋取朱熹生前所书“岁寒”二大字,以表古樟之雅。与隐庐相对,又筑小楼四楹,取张南轩所书“藏书楼”三大字,揭匾楼上。在这优美舒适的环境,开始他晚年的著作生涯。凡经、史、子、集,稗官野史,金石刻,列郡志,“有可采摭,辄抄录”。祝穆善于写文章,“下笔顷刻数百言”。在麻沙水南隐居期间,撰成两部文献性巨著,一是类书《事文类聚》170卷;一是综合性地理志《方舆胜览》70卷。他不仅自编书籍,而且自家刻书发行。南宋嘉熙二年(1238)有市侩之徒将祝穆《方舆胜览》自刻本改名《节略舆地纪胜》翻刻。祝穆上诉保护版权,官府下令“追人、毁板”。这时祝穆经过几年编纂,雕版费用,据称“浩瀚”。他不仅是刻书家也是藏书家。其家境不算富裕,却仍节省开支,购聚书籍,建筑小书楼以为藏书之处。于理宗宝祐四年(1256)十一月撰成《南溪樟隐记》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当年逝世,谥“文修”。

见图1

 

此处应是福州祝氏后人为纪念祝穆而修建的家族祠堂,建于何时?很难考证。奉旨,是奉哪个朝代哪位皇上的旨?确是难解之谜。如果是奉南宋理宗朝皇帝之旨,那在福州应是罕见文物遗迹。

见图2

 

樟隐先生,即南宋祝穆,福州人比较陌生。

古巷深处隐藏这么大谜题,与我相伴30多年而不知。

此处已停水停电,拆除在即。希望这两块石头能被福州文物单位适当收藏,以便为今后更多历史学者、爱好者留下进一步考证的空间。

 

附:祝穆词一首:沁园春(南,理宗朝)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题舆小驻樵川。常只恐祖生先著鞭。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屋掉块泥 露出道圣旨

这下解开一个秘密,福州尚宾路龙山巷一处近千年老屋,是朱熹得意门生祝穆的故居.

见图3

 

院子虽然变成了个“大杂院”,但依稀还能看到当年的格局:中间一口水井,两旁的石阶直通一间阁楼

老人说,要不是这片泥巴脱落,很少人知道这是祝穆故居

见图4 

 

     斑驳的老墙上,一片泥巴突然脱落,露出“樟隐祝先生祠”、“圣旨”等几个大字。这让福州鼓楼区尚宾路龙山巷不少居民愣住了:樟隐就是宋代的祝穆,而祝穆是朱熹的得意门生。这老墙里面,是否藏有什么秘密?昨天上午,住在龙山巷附近的⊙先生说,这里就要拆迁了,这几天大家都准备搬家。而前几天开始,19号门口的这一发现,让大家充满了好奇。
     19
号的大门不过半米宽,墙是黄色土墙,看起来很破旧。
    
“樟隐祝先生祠”几个大字,就在大门正上方,这行字上面,还能隐约看到“圣旨”二字。
    
屋里走出一位老人,说自己叫祝基深,今年62岁,这里住着5户人家,都是祝家后代,基字辈的人。“这房子已有近千年历史,‘文革’抄家时,红卫兵除‘四旧’,被破坏了许多,连门上的这些字也被泥巴盖了起来,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是祝穆的故居。”记者随老人走进三米多宽的狭长过道,到了庭院。老祝一边走一边说道,以前,从巷头到巷尾,都是祝穆的故居,地盘十分大,里面分书房、寝室等,屋子后门一开,就是开元寺。那“圣旨”二字,就是说祝穆这住宅是当时的皇帝赐封的。庭院内有一口水井,旁边摆满了花花草草。老人说,“受理学影响颇深,我们家族人都喜欢摆弄这些花草。”站在庭院里,可以看到上面一个阁楼。“小时候,这里是个殿堂,里面摆放着祝家先人的牌位。”老人回忆,每年大年初二,祝家人都要聚在这里悼念先人。

     记者联系了鼓楼区文管办主任周民泉。周主任说,历史关于祝穆的记载比较少,龙山巷是否有文物,得等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后才能判断。

     记者查看资料发现,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今属福建)。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古代官职名,始见宋代)。著《古今事文类聚》前后续别四集、《方舆胜览》七十卷。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涂鸦板